图书介绍
中国书画鉴定【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克文著;谢稚柳审定 著
- 出版社: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 ISBN:754731079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25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5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书画鉴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第一编 中国绘画渊源3
一、原始时代、汉及汉以前3
1.原始时代3
2.战国时代及楚帛画3
3.汉帛画、墓壁画4
二、魏晋、南北朝6
1.文人画家的出现,谢赫提出“六法”6
2.山水画种的独立及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8
三、隋、唐时期9
1.隋朝时南、北画风进一步交汇融合9
2.承六朝余绪的初唐绘画10
3.盛唐绘画的普及、发展直至极盛11
4.以笔墨情趣为主的中唐山水画15
5.花鸟画的创立16
6.晚唐绘画,画院的出现16
四、五代18
1.西蜀、南唐画院的设立18
2.五代十国各地丰富的画法19
3.各呈特色的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22
五、宋代25
1.范宽、郭熙25
2.画院内外的画家26
3.北宋晚期进入全盛的画院26
4.北宋后期文人画的兴起27
5.其他画家28
6.南渡后画风的重大转变29
7.金和辽的绘画32
六、元代33
1.赵孟頫与“师古”运动33
2.文人画的兴盛34
3.元四家36
七、明代39
1.以画院为中心的花鸟画39
2.浙派山水画40
3.明四家41
4.董其昌及其“画中九友”44
5.明代后期的人物画家丁云鹏、陈洪绶45
6.明代后期又树一帜的水墨写意花鸟画46
八、清代48
1.清初六家48
2.四高僧50
3.龚贤为首的“金陵八家”52
4.扬州八怪53
5.清代画院及外籍画家55
九、近现代57
1.海派57
2.传统派58
3.岭南派60
第二编 书法的发展及渊源65
一、甲骨文、金文、石鼓文65
二、秦统一文字由大篆改为小篆67
三、汉代的隶书68
四、从隶书到八分,由八分至正楷70
五、由隶书变化出草书71
六、由楷书和草书创出行书72
七、书法普及的南北朝74
1.羊欣、王僧虔74
2.智永75
八、鼎盛的唐代书法76
1.初唐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76
2.盛唐的张旭、怀素、颜真卿78
3.中唐的柳公权、裴休、杜牧79
九、提倡帖学的宋代81
1.《淳化阁帖》81
2.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81
十、溯源晋、唐的元代书法84
1.“二雄”赵孟頫、鲜于枢84
2.富有个性的耶律楚材、杨维桢85
十一、师学古人的明代书法86
1.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86
2.富创意的宋克、张弼等87
十二、清代帖学家与碑学家89
1.帖学家傅山、王铎、刘墉89
2.勇于个性创造的郑燮、金农90
3.碑学家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91
第三编 中国绘画理论95
一、魏、晋、南北朝95
1.顾恺之的画论95
2.谢赫的“六法”96
3.宗炳、王微创山水画论96
二、唐代98
1.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98
2.从张怀瓘的“神、妙、能”到朱景玄的“神、妙、能、逸”再至黄休复对四格格序的改变100
三、五代荆浩的“六要”、“四等”、“四势”和“二病”102
四、宋代104
1.郭熙的《林泉高致》及“三远”104
2.苏轼提倡的诗情画意105
五、元代107
1.赵孟頫的师古及书画同笔论107
2.黄公望与《写山水诀》108
六、明代莫是龙、董其昌及南北宗论110
七、清代112
1.石涛论画112
2.郑燮的“大乘”、“小乘”及个性解放114
第四编 书法理论117
一、汉代蔡邕的《笔论》、《九势》117
1.《笔论》117
2.《九势》117
二、西晋卫恒的《四体书势》119
三、东晋王羲之的《笔法论十二章》121
1.启心章第二121
2.观形章第八122
四、隋代智永的《永字八法》124
1.侧诀124
2.勒诀125
3.弩诀125
4.趯诀125
5.策诀126
6.掠诀126
7.啄诀126
8.磔诀126
五、唐代欧阳询的《八诀》128
六、唐代孙过庭的《书谱》129
七、唐代张怀瓘的《书议》131
第五编 国画的鉴定135
一、晋、唐绘画作品的分析及考证135
1.顾恺之《女史箴》图卷135
2.梁令瓒《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138
3.宋摹本与晋、唐原作的比较139
二、五代绘画作品的分析及考证148
1.阮郜《阆苑女仙图》148
2.王齐翰《勘书图》149
3.风格独特的石恪150
4.周文矩《重屏围棋图》151
5.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152
6.黄筌《写生珍禽图》155
7.北方山水画家荆浩、关仝156
8.南方山水画家董源、巨然159
三、宋代绘画作品的分析及考证162
1.范宽、李成162
2.赵佶画真伪辨164
3.发展了水墨山水画法的马远、夏圭166
4.两个应注意的问题168
四、元代绘画作品的分析及考证170
1.作画有古意的赵孟頫170
2.伪作广播的钱选172
3.陈琳《浮凫图》173
4.黄公望、倪瓒、王蒙174
五、明代绘画作品的分析及考证178
1.作品真赝复杂的沈周178
2.代笔者众多的文徵明180
3.独具“士气”的董其昌182
4.才华横溢的唐寅185
六、清代绘画作品的分析及考证186
1.画法正统的“清六家”186
2.石涛与善做假石涛的张大千193
3.笔法内?的朱耷196
七、近现代绘画作品的分析及考证198
1.早、晚期风格鲜明的任伯年198
2.笔墨雄强的吴昌硕200
3.爽健朴实的齐白石201
4.水、墨齐下的黄宾虹203
5.气质秀雅的张大千204
6.炉火纯青的林风眠206
第六编 书法的鉴定209
一、墨迹(书法)209
1.晋代陆机《平复帖》209
2.宋代赵佶草书作品211
3.明代祝允明书法213
二、摹本215
1.王羲之《兰亭序》215
2.王羲之《上虞帖》216
3.王羲之《快雪时晴帖》217
4.王献之《鸭头丸帖》218
三、拓本220
1.定武本《兰亭序》220
2.《淳化阁帖》221
四、临本224
1.米芾临《中秋帖》224
2.王羲之《兰亭序墨迹三种》226
第七编 作伪的方法233
一、摹、临、仿、造和代笔233
1.摹233
2.临235
3.仿236
4.造237
5.代笔238
二、古书画真迹的改头换面240
1.“去”和“添”240
2.“拆”和“配”241
3.其他手法242
第八编 鉴别真伪的方法及要点247
一、作品247
1.笔墨247
2.个性248
3.流派248
4.时代性249
二、题跋250
1.款题250
2.题跋251
三、印章252
1.印章的材质253
2.印章的形式253
3.印章做假的方法254
四、别字255
五、年月256
六、避讳257
1.缺笔避讳257
2.同义字或同音字避讳257
3.完全回避258
七、服饰259
1.魏、晋、南北朝259
2.隋、唐260
3.宋代261
4.元代262
5.明代262
6.清代262
八、建筑263
1.外形263
2.室内装饰263
3.色彩263
4.结构264
5.琉璃瓦、砖264
九、书画材料及工具265
1.绢265
2.纸266
3.笔267
十、装裱268
1.立轴269
2.对联269
3.屏条、通景屏269
4.手卷270
5.册页270
6.扇面270
7.揭、裱271
8.流派271
第九编 鉴定的辅助手段275
一、史书、史实275
二、书画家传记277
三、历代著录书279
1.魏晋南北朝279
2.唐代280
3.宋代281
4.元代283
5.明代284
6.清代286
四、诗文集291
五、地方志293
第十编 历代宫廷与民间的书画流传与鉴藏297
一、历代书画收藏及流传297
1.东晋及南朝虞龢所作的总结297
2.南朝至初唐的几次大劫298
3.安史之乱至五代名迹的流落299
4.宋代收藏大集聚,至徽宗达盛极300
5.元代将南宋内府和金国库藏合二为一301
6.明代收藏的散佚301
7.清代收藏的再集中302
8.清末收藏的流失302
二、历代著名收藏家及鉴藏304
1.东晋士大夫的爱好304
2.萧梁时的鉴藏之风304
3.唐代及鉴藏家张彦远306
4.梁驸马都尉赵嵒与千牛尉将军刘彦齐309
5.北宋初收藏家楚昭辅及王溥、苏易简家族309
6.宋徽宗赵佶的收藏310
7.独步北宋的米芾311
8.驸马都尉王诜312
9.南宋鉴藏家邓椿313
10.收藏可敌宫廷的韩侂胄和贾似道314
11.元代大长公主祥哥刺吉315
12.赵孟頫、柯九思及民间鉴藏交往315
13.元周密316
14.倪瓒与“清閟阁”317
15.明初鉴藏活动(沈周、文徵明及“真赏斋”)317
16.嘉靖年间权相严嵩父子318
17.明末鉴藏盛极一时319
18.清代鉴藏趋于普及321
19.琉璃厂的兴盛322
参考书目324
热门推荐
- 3852083.html
- 1342591.html
- 261626.html
- 2076615.html
- 1271476.html
- 2021611.html
- 1914660.html
- 550857.html
- 3055587.html
- 6383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49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67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21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67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06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07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7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29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0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2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