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文教材教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国文教材教法
  • 陈品卿著 著
  • 出版社: 台湾中华书局
  • ISBN: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1012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10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文教材教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教学的意义1

第二节 教学的任务6

第三节 教学的原则8

第四节 教法的意义14

第五节 教材的内涵22

第六节 教材与教法的关系35

第七节 选材的原则37

第八节 教材的配置43

第二章 范文教学47

第一节 教学目标47

壹、国民中学47

贰、高级中学51

第二节 预习指导54

壹、前言54

贰、教师的预习55

叁、学生的预习55

肆、结语58

壹、前言60

第三节 讨论讲解60

贰、题文的讲解61

叁、作者的介绍65

肆、分段读讲72

一、字词的区别74

二、词语的分解76

三、文法的剖析111

四、虚字的用法148

五、修辞的技巧178

六、义旨的探究194

七、作法的审辨206

八、篇章的结构211

第四节 深究与鉴赏221

壹、深究221

一、乐府诗的深究221

二、古体诗的深究234

三、近体诗的深究253

四、词的深究290

五、曲的深究304

六、新诗的深究310

七、散文的深究327

八、读法的深究344

贰、鉴赏359

一、鉴赏的方法359

二、鉴赏的态度370

三、鉴赏的修养376

四、鉴赏的角度382

(一)风神的鉴赏382

(二)气骨的鉴赏387

(三)情韵的鉴赏392

(四)意境的鉴赏397

(五)体性的鉴赏405

(六)格调的鉴赏412

(七)声律的鉴赏418

(八)色采的鉴赏428

叁、应用练习440

第五节 教学评量445

壹、前言445

贰、命题层次446

叁、命题原则447

肆、命题示例455

伍、结语495

第六节 教学设计496

壹、国文科单元教学活动设计496

贰、教案示例一——木兰诗502

叁、教案示例二——岳阳楼记553

第七节 诊断与补救教学596

壹、前言596

贰、诊断教学600

叁、补救教学603

肆、结语604

第三章 作文教学607

第一节 教学目标609

壹、国民中学609

贰、高级中学609

第二节 作文命题611

贰、命题的要点613

壹、命题的意义614

叁、命题的范围617

肆、题目的种类619

伍、命题的计划626

陆、命题的实例627

柒、结语631

第三节 作文指引633

壹、前言633

贰、审题634

叁、立意643

肆、构思647

伍、运材657

陆、布局661

柒、措辞671

捌、结语676

第四节 各种文体写作之指导679

壹、记叙文写作指导679

贰、论说文写作指导686

叁、抒情文写作指导698

肆、应用文写作指导707

第五节 作文批改748

壹、批改的意义748

贰、批改的功用749

叁、批改的内涵749

肆、批改的评语753

伍、批改的方式755

陆、批改的符号756

柒、批改的原则757

捌、批改後记分758

玖、检讨的方法762

拾、批改的实例763

拾壹、结语766

附:国文科(作文)行为目标教学活动设计实例(即教案编制)768

第四章 课外阅读777

第一节 教学目标779

第二节 教学意义781

第三节 阅读态度784

第四节 选材原则786

第五节 选材范围791

第六节 编配实例796

第七节 指导方法812

第八节 笔记指导818

第九节 教学评鉴822

第十节 结语824

第一节 前言827

第五章 书法教学829

第二节 教学目标829

第三节 教学价值834

第四节 字体演进839

第五节 教学的方法847

壹、笔墨砚纸的认识与选用847

一、笔的认识及选用847

二、墨的认识及选用852

三、砚的认识及选用854

四、纸的认识及选用856

五、其他文房用具858

贰、书法技能的指导859

一、执笔运笔之指导859

二、笔画结构之指导864

三、布局章法之指导870

四、临摹书写之指导872

五、书法欣赏之指导875

第六节 教学之实施880

壹、选材原则880

贰、教具制作与选用887

叁、教学活动之实施889

肆、成绩评量890

第六章 语言训练893

第一节 教学目标893

第二节 演说的训练895

第三节 辩论的训练903

附录927

一、中华民国教育宗旨927

二、中华民国宪法有关教育文化之条文927

三、国民教育法929

四、高级中学法933

五、职业学校法937

六、国民中学国文课程标准939

七、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959

八、教育人员服务信条971

九、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应届结业生教学实习计划大纲974

十、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应届结业生教学实习施行细则976

十一、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应届结业生教学实习注意事项982

十二、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各院系科应届结业生外埠教学参观规则986

十三、国文教师基本能力养成教育自我能力检查表992

十四、本书写作重要参考书目9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