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共满洲省委史 讨论稿【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共满洲省委史 讨论稿
  • 中共满洲省委史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784页
  • 文件大小:155MB
  • 文件页数:8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共满洲省委史 讨论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近代的东北是列强侵略中国的首选目标2

(二)近代东北的各族人民从未停止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4

(三)近代东北人民的革命斗争呼唤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为中共东北党组织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条件6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早期活动9

第一节 中共中央和中共北方区委对东北地区革命斗争的关注和指导9

一、中共主要领导人对东北地区革命斗争的关注9

二、中共中央和北方区委派共产党员到东北开展革命工作13

罗章龙到东北考察与开展党的工作14

马骏在哈尔滨和吉林等地的工作16

李震瀛、陈为人到东北开展党的工作18

邓中夏到大连开展党的工作20

邓培对沈阳皇姑屯铁路工厂工运工作的领导21

韩乐然在沈阳教育界的革命活动23

粟丰与沈阳满洲医大“木铎社”25

任国桢、吴丽石等在沈阳、哈尔滨的革命活动27

楚图南、恽代贤等在哈、吉、长地区指导学生运动29

三、建党初期共产党人对东北情况的调查分析31

第二节 创建东北各地党团基层组织34

一、中共哈尔滨独立组的建立34

二、沟帮子支部的建立39

三、社会主义青年团大连支部和大连地委的建立41

四、中共奉天支部、共青团奉天支部的建立45

五、中共长春支部的建立52

第三节 积极领导东北地区的工人运动54

一、沈阳制麻株式会社工人大罢工54

二、大连福纺工人大罢工60

三、本溪湖煤铁公司工人大罢工66

第四节 实行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69

一、大力宣传国民革命主张71

二、帮助国民党建立地方党部,发展国民党左派力量74

三、五卅运动在东北79

沈阳学生的“六十”运动79

大连各界声援五卅爱国运动的斗争85

吉林、黑龙江地区声援五卅爱国运动的斗争87

四、支持和呼应郭松龄倒戈反奉战争的艰苦努力89

五、东北地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95

第二章 中共满洲省委的建立及初期活动102

第一节 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的建立102

一、大革命失败后的东北时局102

二、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的建立107

第二节 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的艰辛开拓112

一、健全党的组织112

二、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120

三、发动和领导工农运动126

四、争取东边道绿林武装的尝试140

第三节 中共满洲三大的召开和对中共六大精神的传达143

一、省临委周密安排六大代表过境赴苏143

二、中共满洲三大的召开145

三、土地革命纲领的贯彻148

四、以反日为中心方针的确立151

五、反对日本修筑吉会铁路运动的发动155

六、省委初创时期对文艺工作的贡献162

第三章 中共满洲省委工作的全面展开164

第一节 满洲省委遭受破坏和在中央关注下的恢复164

一、1928年末省委机关大破坏及其教训164

二、刘少猷临时主持省委工作的成绩和争议166

三、刘少奇出任满洲省委书记173

第二节 关于中东路事件两个口号的争议和党对中东路工人斗争的领导175

一、1929年的中东路事件和中苏边境战争175

二、党内两个口号之争及满洲省委的相应举措179

三、“伯力协定”签订前后对中东路工人斗争的领导187

复工运动189

反对工业维持会,建立工厂委员会193

对党内取消分子李梅五等人的破坏行为的斗争197

第三节 整顿和发展党的组织203

一、加强省委的自身建设203

二、整顿各地党团组织207

三、培训党的干部和群众领袖211

第四节 群众运动的普遍开展212

一、《目前政治任务决议案》的草拟212

二、工人运动的开展216

三、农民运动和兵士运动的发展221

四、学生运动扩大224

五、反帝大同盟的建立229

第五节 吸收朝鲜共产主义者加入中共党组织231

一、朝共满洲总局的解体232

二、省委吸收朝鲜共产主义者的工作234

吸收朝共党员工作方针的确定234

省委少数民族委员会的成立236

派出得力干部到各地进行接受工作239

稳妥处理“派争”问题240

三、朝鲜共产主义者加入中共党组织的深远意义242

第四章 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在艰难曲折中前进248

第一节 “左”倾错误思潮的滋长与革命斗争的严重挫折248

一、联共(布)中央和共产国际“左”倾政策对中共的影响248

二、李子芬为书记的新省委对前省委的错误批评与刘少奇的答辩252

三、“左”倾冒险方针导致省委机关连遭破坏260

第二节 中共满洲总行动委员会的成立与城市武装暴动的发动265

一、中共满洲总行动委员会的成立265

二、抚顺暴动计划的提出和武装暴动的准备267

第三节 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对满洲省委工作的影响272

一、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传达贯彻与省委的重新改组272

二、林仲丹、陈潭秋等领导人被捕入狱和军委书记韩源波等人的牺牲275

三、六届四中全会对东北地区党的活动的消极影响281

第四节 揭露和反对日本武装侵占东北的阴谋284

一、日军加紧侵占东北的准备284

二、中共满洲省委对日本阴谋武装侵占东北的揭露和斗争296

第五章 推动和领导“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的抗日武装斗争303

第一节 揭露日军侵略罪行和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303

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303

二、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308

三、中共满洲省委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313

九一八之夜与省委第一篇抗日宣言的产生313

中共中央发出抗日号召317

消除民族隔阂,走向联合抗日321

第二节 组织各界民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323

一、沈阳、长春失陷后的东北时局323

二、发动城乡人民抗日斗争331

组织城市罢工、罢课、罢市等反占领的群众爱国运动331

发动农民开展抗日斗争336

三、党对民众抗日团体的支持与领导338

支持成立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338

领导反帝大同盟及反日会341

第三节 支持、推动和领导抗日义勇军的抗日斗争344

刘澜波协助黄显声组织义勇军348

李兆麟组建24路义勇军349

白乙化在石场峪组织救国军351

邹大鹏帮助邓铁梅建立政治工作部351

张雪轩在宽甸352

王仁斋与包景华合作抗日352

张金辉建立东北抗日铁血团353

宋黎等组建辽西抗日义勇军354

东满特委派胡泽民等十余共产党员去王德林所部救国军中开展抗日工作354

周保中在吉林自卫军、中国国民救国军中的开拓355

东满特委和珲春县委在王玉振部的工作357

党员在冯占海部发挥作用358

加强对宋国荣部的领导358

共产党人支援马占山部358

向高玉山部宣传党的抗日主张358

祁致中主动寻找党的领导359

第四节 创建党直接领导的工农义勇军和反日游击队361

一、东满地区反日游击队的建立363

二、南满地区反日游击队的建立366

三、北满地区反日游击队的建立369

四、吉东地区反日游击队的建立374

第五节 北方会议对中共满洲省委工作的影响380

一、北方各省党委代表联系会议的召开380

二、中共满洲省委对北方会议的贯彻385

三、北方会议对东北工作的影响及党员对“左”倾错误的抵制389

第六章 领导东北抗日斗争进入新阶段398

第一节 接受《一·二六指示信》,党的抗日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提出和贯彻398

一、日伪殖民统治的强化,中共中央对抗日斗争策略的调整398

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出《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402

三、省委召开扩大会议,接受《一·二六指示信》405

第二节 推动和领导抗日武装的联合,抗日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411

一、磐石中心县委贯彻《一·二六指示信》,开创南满抗日军大联合的新局面411

二、东满特委纠正“左”倾错误,建立东满抗日军联合指挥部425

三、吉东局积极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吉东地区抗日游击战争迅速开展431

四、珠河、汤原中心县委贯彻统一战线方针,实现北满抗日军大联合445

第三节 制定人民革命军政治工作条例,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454

一、东北人民革命军政治工作条例的制定454

二、东北人民革命军各军的建立和在反“讨伐”战争中战斗力的提高459

中共南满一大的召开和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的成立459

大荒崴会议的召开和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的成立463

三、吴平巡视吉东,抗日同盟军第四军、反日联合军第五军的成立469

吴平巡视吉东,中共吉东特委成立469

东北抗日同盟第四军的建立472

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的成立474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四团的建立478

四、根据省委“12.23”指示,建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480

刘昆巡视珠河,恢复赵尚志党籍480

半截河会议,哈东支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481

五、整顿汤原游击总队,东北人民革命第六军成立486

第四节 领导游击区军民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487

一、省委关于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指导思想的确立487

二、初创时期的抗日游击根据地489

南满地区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489

东满地区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492

哈东地区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493

绥宁地区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495

汤原地区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496

密山、勃利、依兰、方正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496

虎林、饶河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初创497

三、游击根据地各项工作的开展497

政权建设498

建立群众武装,领导群众斗争501

组织经济生产505

开展文化教育宣传工作508

加强党组织建设510

四、临时中央《二月指示信》的消极影响和“左”倾错误对抗日军民的严重危害516

第七章 中共满洲省委深入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527

第一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527

一、共产国际对世界政治形势的认识527

二、《六三指示信》的形成及其贯彻530

三、 《六三指示信》的补充文件及其争论541

第二节 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551

一、《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的发表551

二、东北抗日联军各军的建立和三个路军的组成558

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的建立558

东北抗联第二路军的建立560

东北抗联第三路军的建立566

第三节 抗日游击区的扩展与抗日政权建设的加强572

一、南满游击区的扩大与南满特区政府的成立572

二、东满抗日游击新区的开辟与各民族人民对抗联二军的支援585

三、吉东游击新区的开辟和抗日游击根据地建设的加强591

四、北满游击区的扩大和游击根据地的发展598

第四节 城市人民抗日反满斗争出现新局面605

一、中共满洲省委关于城市工作的新方针605

二、党领导的城市工人罢工斗争和对抗日武装斗争的支援608

工作重心转移后城市党组织状况608

党领导的城市罢工斗争613

工人对抗日武装斗争的支援617

三、各阶层反满抗日斗争的深入发展618

各阶层的仇日、反日心理逐步增强618

各阶层人士自发的反日爱国斗争622

四、被捕党员和爱国人士的狱中斗争624

中共满洲省委及东北各地党组织被破坏概况624

坚贞不屈的狱中斗争627

第五节 中共满洲省委为繁荣东北地区的民族抗战文化所做的卓绝贡献637

一、满洲省委历任领导都重视文化宣传工作638

二、创建抗日文化团体,占领文化阵地641

三、东北作家群的形成和成就644

第八章 满洲省委撤销和南满、吉东、北满三个省委及哈尔滨特委的建立653

第一节 中共满洲省委撤销的原因和经过653

一、满洲省委撤销的原因653

中共代表团对中共满洲省委直接领导关系的确立653

中共代表团关于改组东北党组织问题的提出658

满洲省委自身认识到加强各地独立自主工作能力的必要性666

共产国际对中共代表团改组东北党组织的影响668

二、中共满洲省委撤销的经过669

中共代表团调杨光华去莫斯科669

吉东特委受命取代中共满洲省委的职能675

中共代表团明令撤销满洲省委676

第二节 南满、吉东、北满三个省委及哈尔滨特委的建立678

一、满洲省委撤销后,中共代表团关于建立东北地方党组织的原则和部署678

二、南满省委、东满省委的建立及其合并为南满省委681

三、北满省委的建立688

四、吉东省委的建立708

五、哈尔滨特委的建立720

六、撤销满洲省委、分建三个省委一个特委的利弊得失721

第九章 满洲省委接续组织领导军民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725

第一节 满洲省委接续组织领导军民配合全国抗战725

一、全国抗战爆发,东北党组织号召抗日联军积极配合全国抗战725

二、南满省委领导抗联第一路军在东南满地区的积极作战727

三、吉东省委领导的抗联第二路军在吉东地区的战略配合731

四、北满临时省委领导的北满地区的抗日游击战735

第二节 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坚持抗战737

一、1937年后东北地方党组织的状况737

二、南满省委领导根据地军民浴血突围738

三、吉东省委领导抗联第二路军的艰苦斗争743

四、北满临时省委领导抗联部队的艰苦斗争746

第三节 两次伯力会议的召开,东北党组织的再次统一749

一、第一次伯力会议——吉东、北满省委联席会议的召开749

二、第二次伯力会议——“满洲全党代表会”的召开762

三、东北党委员会成立,东北党组织统一领导的实现766

四、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772

第四节 抗日战争最后胜利,中共满洲省委史的终结775

一、参加战略反攻,收复东北775

二、与中共中央东北局接上关系,中共满洲省委史终结777

热门推荐